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完美电竞官方APP下载科学健身素养应该包括什么?
完美电竞官方APP下载科学健身素养应该包括什么?体能(健身)训练扫盲贴(献给健身初学者) 体能(健身)训练扫盲贴 今天,我们一起对如何科学组织体能训练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完善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提高体能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今天主要讲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体能的定义及应遵循的原则 二、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 三、训练项目的搭配组合 四、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五、常用体能训练方法 六、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七、体育训练的卫生保健及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八、体育训练计划及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高能预警,文章非常长。 李广兴教练曾讲过,“训练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练得多不如练得好、练得好不如练得对;计划是前提、质量是核心、创新是灵魂、恢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难度就没有提高。”下面,我们先从体能的定义开始。 一、体能的定义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定义 体能是指 为完成各种使命任务必须具备的融躯体工作能力(体力)、大脑工作能力(脑力)和心理调控能力(心力)于一体的综合生物学素质。在体能的三个构成要素(体力、脑力、心力)的内涵中,体力包含了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外在的、以躯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身体素质或工作能力。脑力包含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过程(强度、灵活性、均衡性)、神经机能(如信息综合、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科学决策、学习与记忆、快速运算、语言表达)以及以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工作能力或素质。心力则包含了与躯体活动和大脑工作紧密结合并高度融合,以精神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部分生理心理素质。在体能三大构成要素中,体力是基础,脑力是核心,心力是保障。一名体能素质很高的运动者应具备强壮的体力(如力量、耐力、速度、裂敏、协调)、强大的脑力(如精力、观察力、反应力、综合与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强健的心力(如毅力品质、精神状态、注意力、心理适应力);既要敢于拼搏,又要善于调整,沉着冷静和适应变化,高效率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体能也是评价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活力以及团队整体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能分为基础体能、专项体能和综合体能三个方面。其中,基础体能是指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专业体能是指与专业岗位、遂行任务、作业条件等紧密联系,为适应特殊作业环境、特定作业装备、特种作业样式所需要的职业化专业生物学素质。综合体能是指将基础和专业体能与其他业务能力结合起来并加以实际运用的一种复台性生物学素质,如体能与技能、智能的结合和综合运用,体能与技术、战术的结合和实战运用。 很多人都对体能的理解存有偏差,比如有些人会把“体能”理解为“心肺耐力”,我武装5公里能跑17分钟,那么我的体能就很强,也有人把“体能”理解为力量,我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我的体能很强,还有理解为身体控制的,我能做单杠5练习,你做不了,我的体能就比你强等等。这种对体能的理解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只是看到了体能的一部分。体能是身体素质的总和,我们平时所谈论的,只是“体能”很小的一个方面。 (二)组织体能训练的原则 组织训练方法是科学化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伤病,确保训练安全的重要保障。具体表现为六大原则:一是直观形象原则;二是适宜负荷与超负荷原则;三是循序渐进原则;四是全面系统原则;五是区别对待原则,即根据受训者的性别、年龄、保障条件、驻地海拔高度及训练程度和身体状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和考核标准;六是经常性原则。体能素质有两个显著生理特性,一是渐进性,即获得体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训练;二是消退性,即已经获得的体能素质如果不保持经常性的强化训练就会逐渐自然“消退”甚至丧失。 二、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同时机体功能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有一个适应过程。产生这一适应性的过程,有一定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5种状态: (一)训前状态 在体育训练前,特别是在考核或重赛(比武)前人的机体某些器官、系统的机能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统称为训前身体机能变化。训前机能状态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还可能有出汗和尿频等现象。 (二)进入工作状态 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受训者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训练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步提高的。所以,机体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为提高训练效果应尽量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良好的训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有助于机体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这里,需要讲一个概念,“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是在进入工作状态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理反应。“极点”是因内脏器官机能水平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失衡所致;为了减轻“极点”的反应,出现时,应采取适当降低运动强度、继续坚持运动、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气深度等措施。“第二次呼吸”则是通过自身的调整,使内脏器官与运动器官在功能上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与配合,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极点”出现后,运动者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动作变得轻松有力,机能水平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稳定状态 在训练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上,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四)疲劳状态 一般说来,体育训练疲劳的产生与的能源物质消耗过多、恢复不足以及缺氧、血液酸度增加等因素有关。疲劳最先发生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肌肉的疲劳发生较晚。肌肉疲劳时,收缩力量就降低,放松不完全,容易出现训练损伤。运动到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疲劳状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疲劳状态又可以恢复。训练时只有达到一定的疲劳,才能获得相应的训练效果,因此可以说“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 (五)恢复状态 训练疲劳经过适当的休息完美电竞dota2,的各种机能和工作能力可以恢复到或在一定时间内稍高于训练前的水平,这一段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恢复过程可简要地分为三个阶段(图 1-2-1)。第一阶段(A):训练时能源物质主要是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第二阶段(B):训练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C):训练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即“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三、训练项目的搭配组合 训练项目的合理搭配组合是科学组织训练,避免身体局部运动强度负荷过大,预防训练伤病,增加体能训练趣味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新跑者训练中最常见的训练伤病--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其发病原因之一就是训练项目的搭配不合理,上、下肢局部运动强度负荷量过大和疲劳积累,造成局部骨膜无菌性炎症,如不及时处置,甚至可发展到应力性骨折。) (一)搭配组合原则 1.“上下搭配”原则 在选择和实施练习项目时,将发展上肢与下肢素质的项目搭配起来。一是防止负荷过于集中在上肢或下肢部位而引发训练损伤;二是使身体上、下部位的素质都能得到均衡发展。“上下搭配”的关键环节是,在一节体能训练课中,既不宜连续进行一个项目的练习,也不宜在同一个身体部位连续进行多个项目练习。一般在一堂课中应安排多个上、下肢的训练项目(如俯卧撑、双腿深蹲起立、引体向上),并按上下肢交叉的方式进行练习。最常见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应力性骨折的 发病机制与下肢负荷量分配不合理,局部负荷过大或过于集中密切相关。 2.“前后搭配”原则 将发展身体躯干前(腹)部与躯干后(肩、背、腰)部的项目搭配起来,使身体前后部的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关键环节是,在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时,要注意将多个发展躯干前、后部素质的项目(如扛沙袋跑、立卧撑、仰卧起坐、俯卧撑、卷身上、组合练习)搭配起来,并按前、后交叉的方式进行练习。 3.“伸屈搭配”原则 将发展伸肌群和屈肌群力量的项目搭配起来,使之得到均衡发展。检验上肢伸屈肌群力量是否均衡发展的方法:以俯卧撑和引体向上为指标,能力比例为2:1,即具备2分钟内完成40个俯卧撑与完成20次引体向上的能力相匹配。 4.“内外搭配”原则 将发展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机能的训练项目(如3000米跑)与发展身体外部形体和运动能力的项目结合起来,使之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如当五千米武装越野的成绩提高不明显时,其他情况不变,加强肩、背、腰的负重力量训练就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5.“大小搭配”原则 将大、小肌群和韧带(尤其是对跨关节小肌群和韧带)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得到均衡发展。据统计,在闭合性软组织训练损伤病案中,有70%左右的损伤发生在大关节周围的小肌群和小韧带。一般而言,发展大、小肌群素质的训练量安排应保持3--5:1的比例,即安排3--5项发展大肌群的训练内容时,还应至少搭配安排1个发展相关跨关节小肌群的训练项目或内容。例如安排下肢变速跑、双腿深蹲起立、跨步跳训练项目,还应搭配安排足背伸、提踵等练习。 (二)搭配组合模式 1.基础性体能项目组合模式 如在基础性体能训练过程中,一般可按照先力量、后耐力的模式进行训练,即俯卧撑、仰卧起坐、10米×5往返跑、3000米跑;同时再穿插一些柔韧协调练习项目,如立位体前屈、组合练习等。 2.专业性体能项目组合模式 专业性体能训练,如攀登、划船等,需要较为全面的身体素质。在开始阶段,先将大项目内的各小项目分解进行训练,并根据动作的性质(攀、爬、跨、越、钻)、强度和难度,穿插进行,不提倡一开始就按照项目的组合顺序,反复进行练习。 四、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准备与整理活动是体育训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和预防训练损伤有着重要作用,在体育训练的各种形式中均须进行。准备活动是体育训练的热身练习,目的在于充分激活身体的运动系统,为训练的实施和更好地发挥身体技能水平做好身心准备。通常以中小强度实施,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将心率控制在110次/分左右。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热身活动和动态拉伸,专门性准备活动与训练课目的技术动作紧密结合。整理活动的目的在逐步降低身体负荷和运动心率。通过慢节奏的小负荷活动和身体拉伸等方式,促进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以前在学校里学习的那一套以弹震式动作为主的热身动作,不仅无法起到真正热身的作用,反而因为错误地挤压腰椎、膝关节的关节软骨而引发疼痛,或者因为暴力式的弹震动作而拉伤肌肉。 (具体内容可自行百度) 五、常用体能训练方法 (一)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进行重复或变换运动训练时,严格控制受训者在运动间隔休息期间的休息时间、形式和恢复程度,当生理机能的恢复达到一定程度后立即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严格控制各个负荷练习之间(间隔休息)的身体机能恢复程度,当恢复达到既定程度(又称“靶心率”)后,立即开始进行下一次练习。由于每一次练习都是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开始的,训练的负荷反应在身体内就产生了积累(如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就会逐渐升高),对机体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和能量代谢等产生了很好的刺激作用。该方法主要用于发展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是发展耐久力和速度耐力素质最常用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的实施要点 在实施间歇训练法时,要获得明显的训练效果,在间歇快跑段的距离和强度、间歇休息的时间与方式、间歇休息的恢复程度三个重要环节上,必须严格把握。 一是间歇快跑段的距离和强度。间歇快跑段的距离介于100-600米。间歇快跑的强度要采用大强度,使快跑段结束时的即刻心率要达到160-180次/分。 二是间歇休息的时间与方式。间歇休息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2.5分钟。间歇休息的方式一般采用慢跑。 三是间歇休息的恢复程度。这是间歇训练的关键,当心率恢复到120-140次/分的靶心率(即测10秒钟的脉搏,达到20-23次)时,就必须开始下一次练习。如果经间歇休息1-2.5分钟后,受训者的心率尚没有恢复到靶心率水平,就要适当延长间歇休息时间,直至达到靶心率;反之则缩短间歇休息时间。 2.HIIT训练法(高强度间歇训练法) 通过多组高强度的爆发期和低强度的恢复期的组合训练,使你的有氧和无氧系统同时进行运转,从而同时取得有氧和无氧的训练效果。这个是当前国际流行的训练方法。 (推荐INSANITY 60 DAY以及FITNISS BLENDER白领五日训练) (二)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采用反复多次进行同一动作练习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不仅应用于周期性体能项目(如100-400米跑)的训练,同时也广泛用于非周期性体能项目(如格斗等)的训练。它与间歇训练法的最主要区别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息,使身体机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 重复训练法的实际应用 1.最大重复次数训练法 最大重复次数训练法又称RM训练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运动负荷重量,受训者一组能够连续完成的最大重复次数。该方法主要是用于发展肌肉的各种素质。如为发展上肢肌肉的爆发力素质进行挺举训练,经过试举,确定扛铃的重量为50千克,某受训者最多能够连续完成10次练习,就表示为10RM(即所采用的杠铃重量恰好是该受训者在一组练习中,最多能够连续完成10次挺举的范围)。现以挺举训练为例,用表的形式加以说明RM数值的选用(表6-3-2 )。 2.重复疾跑训练 常用于30 -- 100米的疾跑训练,重点发展速度素质。关键环节:一是每次疾跑都必须竭尽全力进行;二是在两次跑之间,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息,使身体机能得到较大程度恢复后再开始下一次疾跑,休息时间一般为练习时间的2-3倍,如以心率衡量,一般在110次/分以下,组间休息比次间休息要长些。 (三)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是指用中等强度、长时间、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活动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主要是用于发展心肺机能耐久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以及磨练受训者的意志品质,被广泛地应用到周期性体能耐力项目(如五千米、半马)的训练之中。 持续训练法的实际应用 持续训练法被广泛运用到周期性体能耐力项目运动中,如5000米、蛙泳训练等项目。 (四)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指多个不同性质的训练内容(即训练点),按照一定的运动强度和密度分布特点,以及排列顺序串连起来,组成一个循环训练体,受训者必须按照既定的训练点排列顺序,依次连续完成各训练点上练习内容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简单实效,易于操作。如“组合练习”,就体现了循环训练法的特点。 循环训练法的实际应用 (自行百度视频) (五)强化训练法 强化训练法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和现有基础上,通过采用高强度、高密度、高度针对性的大运动量训练手段,使体能素质再上一个台阶,并达到预期最佳状态目标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应急行动或体能考核前,要在短时间内,使(专业或基础)体能素质有明显增强的突击性训练之中。它既适用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如中考体育考核),也适用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如重赛考核前的强化训练)。实施时,每周要有1-2天的减运动量调整(尤其是在每周训练日的第一天),防止运动量过大导致训练伤病的发生率过高,且不可7天均训练,天天都大运动量。 (六)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以模拟实战(环境、条件、样式)的形式,完成特定适应性训练任务,检验前期训练效果,达到心中“有数”的一种训练方法,又称实战训练法。要遵循“三从一大”原则(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训练的环境和条件要与实战情况基本一致;训练的内容和进程要与实战需求和行动过程基本吻合;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要与实战的复杂性和完成任务的艰巨程度基本相等。 六、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运动的本质主要由动作和能量代谢两部分组成。运动由上身、下身以及全身通过推、拉、旋三种方式进行;能量代谢包括磷酸原即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供能三种方式) (一)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一切运动的能量供应过程都是由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过程以不同的比例组成。 1.有氧工作能力,是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 其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等。这些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2.无氧工作能力,是运动中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它由两部分组成,ATP-CP(磷酸原)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时间为6-8秒,糖原无氧酵解系统的供能时间是60-90秒。 其主要训练方法为: 一是发展ATP-CP(磷酸原)供能能力训练。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能短于30秒,因短于30秒时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练习,并以60秒或90秒的效果更好;成组练习后,组间的练习不能短于3-4分钟,因为恢复时间至少需要3-4分钟。在方法上一般采用短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 二是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30秒,以1-2分钟为宜。 (二)身体素质 1.力量。抗阻力训练是提高肌肉力量的基本手段。其效果取决于阻力负荷大小、每组练习次数、组数、组间间隔时间、完成每组练习的时间、训练频率等。 ①负荷强度。常用最大重复次数(RM)来表示,训练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负荷强度也不同。 ②每组练习次数、组数和频度 在力量训练中,上述要素受训练目的、运动形式和练习者训练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每组练习次数与负荷强度密切相关,负荷强度越大,每组练习次数越少。 组数随训练目的的不同而异,一次力量训练课可在3-6组间选择。 频度(每周训练的次数)主要取决于练习者训练水平和训练目的。体能稍弱者,隔天训练比每天训练的效果好,研究表明,每天进行力量训练者,训练10次后,肌肉力量提高47%,而以同样训练负荷进行隔天训练,经过10次训练后肌肉力量提高77.6%。 ③动作速度和组间间隔时间 动作速度,一般情况下,对于提高最大肌肉力量而言,训练水平低者可采用低速和中速进行训练,优秀运动者采用中、高速训练更有效;对于提高爆发力而言,除初练者采用中速外,中等训练水平以上者都应采用快速完成练习的方法;而对于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无论训练水平高低,都采用中、低速完成练习。 组间间隔,为了提高最大肌力,进行多关节肌群、主要运动肌群或大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如核心练习时,组间间隔时间至少2-5分钟;为了提高肌肉耐力,通常为30秒或更少;为了肌肉增粗,通常为30-90秒;为了预防损伤或肌群间协调发展,对辅助运动肌进行力量训练时,间隔时间可减少到1-2分钟。 (相关具体肌肉训练的动作要领,请自行百度) 2.速度 速度素质是指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以跑为例,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变量,而步长和步频又受多种生物学因素的制约。在周期性运动项目中,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也是提高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是提高动作速率的训练。如牵引跑、顺风跑等。 二是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一般常用重复训练法,如10秒内的短距离反复疾跑等。 三是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如自我、拉伸腿部肌肉群等。 四是发展肌肉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如拉伸训练等。 3.耐力 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也称为抗疲劳能力。前面已讲过,这里不再赘述,但要注意控制心率以防训练事故,如下图所示。 如你年龄为20岁,那你的有效耐力训练心率为140-170次/分。 4.柔韧 柔韧性是指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我们这里介绍三种柔韧性训练方法。 (1)静力性拉伸,是在一定时间里,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活动范围内并停留一定时间的拉伸活动。通常借助同伴的力量和外部力量(墙和地板)进行拉伸。静态拉伸的负荷要点:静态拉伸练习时间为15-30秒,间歇时间为20秒-3分钟之间。(2)动力性拉伸,是指有节奏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训练者通过控制运动幅度拉伸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例如,正踢腿、侧踢腿、下腰等练习。动力性拉伸的负荷要点:动力拉伸时间为10-15秒。间歇时间为2分钟。(3)PNF拉伸,又称作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拉伸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肌肉的张力和活动来放松肌肉。PNF拉伸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收缩—放松”法。这种方法主要有三个步骤:被动拉伸、肌肉等长收缩和被动拉伸。PNF拉伸的负荷要点:PNF拉伸应每次完成2-4组,每周可进行2-3次。(具体动作请参阅《拉伸-最好的运动》) 七、 体育训练的卫生保健及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做好 体育训练中的卫生保健工作,是体育科学化训练的重要方面。学习掌握其相关知识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运动强度的等级划分 运动强度是指运动时的功率输出,即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用运动学指标(如完成练习的组数、次数、时间、距离)或运动生理学指标(如心率或脉搏)来表示。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简便易测的即刻每分钟心跳或脉搏来表示(表6-4-1 )。 1.中小强度 小强度运动指心率在120次/分以下的平缓健身运动。多为一般准备活动,如立位体前屈、自由泳、慢步走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心率介于120-180次/分之间,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太极、立定跳远、快步走等。一般年轻人的健身活动最好采用该强度区间。 2.大强度和次最大强度 体能训练中属于大强度的项目数量最多(表6-4-1),如3000米跑、五千米跑、半马等,心率一般介于180-200次/分之间。大强度训练是一种负荷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身体反应持久的主要体能训练强度模式。次最大强度又称亚极限强度,心率反应达到极限水平,一般介于200-220次/分之间,如400-1500米跑等。训练程度很高的人,心率能达到230--250次/分,超出了正常最大心率计算公式的使用范围。次最大强度训练不仅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是生理负荷反应最剧烈的训练负荷强度;同时也是最容易造成身体疲劳积累和发生训练伤病的运动强度。 3.最大强度 最大强度又称为极限强度,心率一般介于200--210次/分之间。其特点是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身体反应慢(即的各种生理机能反应要等到运动结束后即刻才表现出来)。在运动生理学上常用心率来表示最大强度或极限生理强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强度(或极限生理强度)(心率)= 220-年龄(次/分)。该计算公式适用于一般训练程度的普通人群。如20岁人的最大强度或极限生理强度是:220-20=200(次/分)。但是,对于训练程度很高、心血管机能非常好的特殊人群(如运动员)来讲,根据目前国内外运动生理学的统计数据,他们的极限心率甚至达到210-250次/分;最低心率可达到36次/分。 (二)运动量(强度)的监测 1.运动量的课前监测 观察与询问沟通 通过对受训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整体机能状态进行观察;询问了解有关身体恢复、睡眠、食欲、小便量和颜色等情况;统计出勤情况等,可了解和发现过度训练的现象和体征,并及时调整运动量(表6-4-2 ) 另外,训练时应根据训练项目的要求着装,厚度适当,宽松适宜,不要过肥或过紧,鞋子大小要合适,袜底平整,不要穿硬底鞋,同时,禁止将胸花、别针、小刀、铅笔等锋利物品放在衣服口袋内,以免刺伤。 2.运动量的课中监测 一是对完成动作的质量,身体协调性,神经反应速度,面部表情和体征的观察。二是通过测定心率或脉搏来掌握。测定方法:数10秒钟的脉搏数,再乘以六,即为每分钟脉搏(或心率)值(常在手腕桡动脉处用手指触扣动脉搏动次数,亦可把手放在左,直接测数心跳次数。但不可在颈总动脉处测定,因为触摸颈动脉的压力有时会引起心率明显减慢,并有可能出现心脏活动异常。通常用运动停止后即刻测得的10秒钟脉搏数乘以6近似地作为运动时的每分钟心率。)。评价方法:运动强度是否在安全心率范围内。安全心率的计算公式:安全心率=(220-年龄)×70-85%(次/分)。例如某50岁的能训练时,自感体力不支,心慌心悸,测试发现即刻脉搏达到170次/分,超过安全心率(119-136次/分),应立即停止运动。 3.运动量的课后监测 观察受训者的精神状态和统计伤病发生率。如果伤病发生率在5%以上,要认真分析总结;如果伤病率达到10%以上,预示着普遍存在过度疲劳;伤病率达到20%以上,停止训练,分析查找组织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受训者自我观察尿的量和颜色、睡眠质量、食欲变化以及肌肉酸痛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天尿液少于800 -1000毫升,颜色很黄,说明需要补水;若尿液为浓红茶色(为运动性血尿),食欲下降、肌肉酸痛、不易人睡,说明训练运动量过大,身体不适应。 (三)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正确认识和判断运动性疲劳,是实施科学训练、促进疲劳消除以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主观感觉判断疲劳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是判断疲劳的重要指标。心率结合RPE值测试是最常用而简易的方法。将客观生理机能的变化与主观心理对运动的体验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某一靶心率的盲目性。例如,某人的靶心率为150次/分时,RPE值为13,而当患有轻度感染或工作劳累后,再以150次/分心率强度运动时会感到非常困难和费力,RPE值会增加,与以前的主观感觉相比较,这可能是一种前期病理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勉强保持靶心率运动将是十分危险的。而通过RPE值的运用就正好避免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发生。由于体能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具有可变性,所以在运动中通过主观感觉和客观生理指标相结合进行监控较适宜。 2.自我疲劳感觉评定 对自我疲劳感觉进行主观自我感觉测定,有利于发现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为及时调整运动量提供参考。根据表6-4-3的自我疲劳感觉评定方法,如果所得分值低于10分,说明身体机能状态不好,疲劳程度较高;得分在20分以上,则说明身体适应训练运动量,机能状态良好。例如:某跑友在强化训练期间前3天的“自我疲劳感觉评定”得分记录为:自我感觉很累和疲惫(1--2分);情绪较差(1--2分);睡眠较差,(1--2分);肌肉酸软无力(1 --2分);晨脉增加13次/分(1分)。总分低于10分,表明该战士对此次的训练负荷量不能承受,疲劳程度很高,需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3.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 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及恢复期心率判断疲劳程度。 基础心率是指清晨、清醒、起床前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一般情况下,基础心率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量训练后,经过一昼夜恢复,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可认为疲劳尚未恢复,即有疲劳积累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表明运动量过大,疲劳较深,应调整运动量。 (四)疲劳的恢复 疲劳是指机体的机能不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有效训练的正常生理现象,但疲劳累积又会影响训练效果。及时有效地消除疲劳是预防伤病、提高训练效率的前提,而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是促进疲劳恢复的根本性保证。恢复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随运动过程开始而开始的。因此,恢复要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之中。) 1.调整与恢复的原则 机体为了获得和维持对运动的适应,经常的训练刺激是必须的,没有适当的、重复性的训练,身体素质、运动技能都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就体力活动而言,肌群对特殊训练刺激的适应约需 3 周,然后出现平台期。为了继续逐渐增加负荷而又不出现损伤和过度训练的危险,必须调整训练和定期恢复。一般情况下,一周的训练中应有一天较完全的休息,一个中周期的训练后(3-4 周)应有一周小负荷训练的调整。同时,训练课的负荷安排应大-小-中交替进行,训练计划的内容也应多样化,以预防过度疲劳或厌烦情绪。 2..消除疲劳的方法 (1)整理活动。前文已讲。 (2)积极性休息 积极性休息是指运动过程中为了消除疲劳而采取的各种变换动作或强度的练习。如长时间慢跑所导致的下肢疲劳,可通过一些轻微的上肢活动得到消除;引体向上产生的上肢疲劳,可通过慢跑活动得以消除等。 (3)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式。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9小时;并应安排1-2小时的午睡;在大运动量训练(如强化训练)期间,睡眠时间也应适当延长。 (4)。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训练后能有效消除疲劳,又称为恢复或放松。体能训练后消除疲劳可采用自我或相互的方式。 (5)营养补充。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体内糖原大量消耗,因此训练后的炊事班在膳食中应适当增加糖的含量。在以力量为主的运动中,由于运动的目的是肌肉力量,所以运动后应多食用肉类和水果。在以速度为主的运动中,应适当补充糖和肉类。相反,如果经常在机体代谢和机能状况没有充分恢复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活动,则会引起代谢过程紊乱,机能调节失调,运动能力下降。 (6)心理恢复。心理恢复手段主要是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等方法进行自我恢复。还可利用个人的业余爱好,丰富其文化生活来转移精神紧张。 (7)温水浴。有条件的还可利用温水浴的方法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温水浴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血流,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水温为42±2℃,时间为 10-15min 为宜。 以上可以看出,体育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健全管理体系、改革训练内容、改进训练方法、完善训练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改善训练条件等方面,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体。 八、 体育训练计划及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首先,讲一讲, 体育训练计划制定 体育训练必须在科学计划下组织实施,确保训练目的明确、训练过程有序,以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由图可见,A是连续六个小周期安排中等负荷,主要靠周内的调节恢复,B是逐个小周期增加负荷到最大,然后再下降调节,这种安排会使受训者感到较深的疲劳,需要安排必要的调整和过渡,C、D中小周期负荷的节奏比较明显,但是D在训练的第一天采取大运动量的训练方式容易造成训练伤。因此C最科学,可使有机体可及时获得必要的恢复。) 下面,讲一下个别受训对象运动处方的制定。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的锻炼方案。制定运动处方时,首先,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较系统的身体检查,对健康状况进行预检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运动试验方法进行运动试验,对身体机能进行评定。对于健身和康复运动处方尤其要对心血管机能进行评定,以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确定是否可进行运动锻炼。然后,再进行体力测试,以评定身体素质和体力等级,确定其进行运动的负荷范围。通过以上程序,获得为制定运动处方所必须的较全面的资料和信息,为运动处方的科学性提供依据。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运动处方,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反馈和调整。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工作,可以对受试者健康状况、体力水平和运动能力等有较全面的了解。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便可制定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时要按照处方的内容逐项决定运动目的、运动类型、负荷强度、运动时间及时间带、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等。其中负荷强度应设定出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运动时间应设定出必要的运动时间(表21-6、表21-7)。
科学健身素养分为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态度、科学健身技能、科学健身习惯、科学健身的评价能力五个维度